悠悠茶馬古道,滔滔瀾滄江水。在這山水百轉千回間,從遠方遷徒而來的哈尼族豪尼支系,在普洱市思茅區(qū)三家村臘梅坡和團山落地生根、繁衍生息,他們劈山造田、引水灌溉、采茶織衣,傳承并創(chuàng)造著哈尼族獨特的民族風俗文化。
在長期的發(fā)展演化過程中,哈尼族豪尼支系一直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服飾、語言和習俗,是當?shù)毓嶙鍤v史的一個縮影。在勞作之余,村寨中的婦女會帶領年輕人一起紡線、織布、染布、縫衣、刺繡,對于哈尼豪尼人來說,服飾不僅是美的承載,更是民族文化的傳承。雖然哈尼族沒有文字,但千百年來衣服上絢爛的色彩、神秘的紋樣,無聲譜寫著哈尼人的變遷史。
哈尼豪尼人長期從事山地農耕勞動,無論男女,其服裝均以藏藍色為主基調,在保暖、耐臟、耐磨、牢實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地方。其中,男子多以穿對襟上衣和大襠褲,以青布裹頭;女子則以藍布裹頭,包頭邊上繡有花鳥圖案,脖子上戴銀項圈(哈尼語陸苦),身穿織染的藏藍色土布長衣,長至膝蓋,下擺左右開叉到腰部,胸前有紅、黃、藍、綠等顏色的繡花圖案,衣服中間用銀飾扣子相連,并佩戴圍腰,腰帶為白色,圍腰上有各式繡花圖案和裝飾。
豪尼人服飾上的色彩、紋樣、款式和配飾都有著特殊的含義,一針一線繡出的每個紋樣和圖案都記載著神話傳說,或民間故事,或喻指開天辟地,或銘記祖先遷徙,或崇尚某種圖騰……。那些被磨得光滑閃亮的銀飾,有的代表著身份地位,有的代表著對祖先英雄業(yè)績的紀念緬懷,有的飾品還是日常用具,這些飾品不知道已經傳承了多少歲月。哈尼族的女孩一出生,父母就開始為她繡嫁衣,存銀子打嫁妝,把父母的愛一代代傳承下去。心靈手巧的哈尼豪尼人利用五彩的絲線和絢麗的銀飾,在服飾中描繪出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。
五彩斑斕的哈尼豪尼人服飾,既是該民族遷徒、生存區(qū)域地理環(huán)境的折射,也是族人社會身份和角色的標識,透露出生生不息、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,演繹了璀璨多姿的民族文化。
|